答:审计不仅发挥着“经济卫士”的监督作用,更扮演着“政策顾问”的建设性角色。审计通过对大量具体问题的分析,从体制机制层面提出建议,推动“源头治理”。
一是破解政策间协同性不高的问题。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政策”+“项目”的工作机制推进,由于管理不到位,一些政策和项目之间存在服务供给同质化现象,导致资源重复配置,服务碎片化。我们希望推动主管部门建立统筹协同机制,将分散政策整合为统一服务包,既消除政策和项目冲突,又促进服务从“有”到“优”的升级。
二是解决不同区域间政策公平的问题。审计发现,区与区之间的同类福利待遇存在差异,引发区域间攀比效应,导致部分老年人感觉被冷落,影响获得感和幸福感。审计建议,主管部门不应简单地“锦上添花”,而是要更有针对性地“雪中送炭”,推动基本养老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是预警风险,推动前瞻布局。审计在揭示现有问题的同时,也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示预警。比如,养老服务机构运营管理方面,目前已经出现管理不到位苗头,主要是因为政策缺位,治理依据缺失。审计推动相关领域因地制宜,逐步建立健全政策和标准规范,助力政府前瞻性地完善制度供给。
四是健全长效机制,实现可持续治理。许多问题的反复发生,根源在于机制不健全。审计着力推动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审计一点、规范一片”。例如,针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重建设、轻运营”“补贴审核把关不严”等情况,推动从市级层面统筹规范运营管理办法,并与服务质量挂钩。这些审计建议旨在修复制度缺陷,构建起可持续、高效能的长效治理机制。
- 附件下载: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88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