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数据资料种类繁多,从数据类型来看,一是主要以纯文本类和以扫描件形式存在的,如立项审批手续、招标投标存档资料等;二是有关特定软件使用并以特殊格式存储的数据资料,如会计软件备份数据和工程造价软件电子数据等;三是各种辅助管理资料,如施工现场影视影像资料等。从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周期来看,在项目前期立项审批环节,主要从发改、规划、水务、建设等主管部门采集项目的审批、核准或备案手续,项目选址和规划许可,土地使用情况,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施工许可和质量安全等相关数据。在项目的勘察、设计、监理、施工招投标环节,主要从交易采购平台单位、建设单位、招投标代理机构等方面采集业务流程、招标公告、招标文件、评标定标、中标单位资质和业绩情况等数据。在资金筹集和使用环节,主要从建设单位、财政部门采集资金到位、资金使用、资金管理的相关数据。在建设管理和控制环节,主要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采集各类合同、日志、合同管理、项目控制、建设进度、工程变更等数据。从数据的采集报送方式来看,主要分为定期集中采集报送、不定期采集报送和联网采集报送等方式。
2020年,为推进大数据审计工作,市审计局成立大数据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增设大数据审计处,并印发电子数据采集工作方案、电子数据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要求大数据审计项目设置业务、技术“双主审”,推动大数据审计模式在全市铺开。数据采集后将交数据处进行数据还原、清洗、转换、规划、分析工作,确保数据完整、准确和可用。
为了保障采集数据的安全,市审计局及时完善工程审计数据风险防御机制,建立严密的数据资料管理体系,完善保密条例,严格执行保密程序。合理设定岗位人员数据访问权限,着重对系统的职责分离情况、操作权限设置进行审查,防止越权操作和计算机舞弊行为的发生,确保数据访问全程留痕,加强数据加密、密钥管理等工作;加强数据资料在存储、传输、使用、分析过程中的保密管理,有效隔离相关数据联系,防止数据泄露。
-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