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邮箱登录
无障碍阅读 进入关怀版 简体 繁体 个性化定制 收藏本页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交流互动 > 在线访谈 > 问题答复整理

这几年来深圳审计机关在政府投资大数据审计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信息来源:市审计局 信息提供日期:2021-05-25 14:20:50 视力保护色:

  深圳市审计机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部署要求,积极开展政府投资大数据审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机制方面,一是为适应大数据审计需要,构建市审计局审计数据系统和数字化审计平台,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加大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单位数据与行业数据以及跨行业、跨领域数据的综合比对和关联分析力度,提高运用信息化技术查核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构建大数据审计工作模式,提高审计能力、质量和效率,扩大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探索建立审计实时监督系统,实施联网审计。二是建立健全数据定期报送制度,加大数据集中力度,对获取的数据资料严格保密。加强与有关部门、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沟通,要求各单位根据审计工作需要,依法向审计机关提供与本单位本系统履行职责相关的电子数据信息和必要的技术文档,不得制定限制向审计机关提供资料和开放计算机信息系统查询权限的规定,已经制定的应予修订或废止。制定了《深圳市审计电子数据采集报送办法》《深圳市审计局审计业务电子数据管理办法》,做到真正有章可依,有据可循。

  在审计实施方面,一是建立了多部门的数据常态化报送机制。目前市审计局在政府投资数据方面,已经获取了市发展改革委项目批复数据、交易采购平台工程招投标信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资质信息、市人社局社保信息等数据。市审计局集中建设大数据分析室,与各部门建立数据报送沟通机制,不同来源数据统一归集至大数据分析室,数据分析人员对数据加工形成审计中间表,形成满足审计需要的不同领域的数据规划库,便于为审计项目立项提供依据和审计项目实施中准确取证。二是强化数字化审计手段,推行数字化审计流程。市审计局自2016年来大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推动建立大数据审计思维,全面推行“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查、系统研究”的数字化审计流程,积极推广大数据分析先行、现场审计取证跟进的审计模式,在联网审计监督中推行“嵌入式”跟踪审计,统筹大数据审计和现场审计,发挥大数据审计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三是在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中运用大数据技术成效明显。如2020年,市审计局在市本级政府投资EPC项目建设情况审计调查中,探索大数据手段在公共投资工程审计中的应用,运用信息化手段对近三年政府投资EPC项目招标、投标、评标、定标环节开展大数据分析,取得了丰硕成果。运用SQL语句对深圳市建设工程交易电子数据查询、清洗,筛选出2017~2019年市本级政府投资EPC项目数量、招标方式、招投标时点、下浮率、中标金额等重要数据,再通过设置关键词,对二次招标项目、投标单位中标率、投标单位中标次数、评标专家信息等存在关键词的项目进行多次筛选、分析、汇总,通过精准定位,发现了一些常规审计手段难以发现的问题,提高了审计的效率和质量。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