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信息化时代投资审计需要转型发展。近年来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在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化技术也被大量使用,每时每刻都产生了海量的信息化数据,大数据技术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可以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提升对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审计大数据当中拥有很多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仅仅使用人工方法已不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截取和处理,而运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快速清理无效数据,保留有效数据,提升审计效率。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必然带来审计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全面变革,政府投资审计必须顺应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的时代潮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二是党和国家对大数据审计提出了新要求。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快推进审计信息化。推进有关部门、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等与审计机关实现信息共享,加大数据集中力度,构建国家审计数据系统”。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要求“构建大数据审计工作模式,提高审计能力、质量和效率,扩大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要坚持科技强审,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2017年,审计署部署政府投资审计转型升级,要求从传统投资审计向现代投资审计转变,切实提高投资审计的质量效果。
三是政府投资项目模式的创新发展对传统投资审计模式提出新挑战。近年来,政府投资金额不断提高,投资项目逐年增加,由于重大投资项目涉及利益主体多,工程招投标、材料设备采购等方面存在较多风险交织的问题,传统的政府投资审计模式难以全面应对政府投资行为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隐患。为了提升审计工作质量,政府投资审计也需要紧跟大数据时代发展,加强大数据手段在政府投资审计过程中的应用,更好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对重大政策落实、项目基本建设程序执行、立项审批、招投标、合同签订、建设进度、投资控制、质量和安全、资金使用和管理、设计变更与现场签证、工程结决算等环节实施审计,同时综合利用被审计单位内部审计、社会中介机构参与政府投资审计的资源和成果,从源头上规避决策风险、纠正违规行为,及时发现和堵塞资金使用漏洞,推动实现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的全覆盖审计。
-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