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审计的计算机技术应用经历了从计算机辅助审计、数据审计到大数据审计的发展过程。大数据审计是新发展理念在审计领域的重要体现,审计机关运用大数据技术方法,利用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国家经济社会运行数据,开展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和跨业务的深入挖掘与分析,可以有效提升审计发现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在大数据审计格局中,数据作为一种基础性战略资源,对于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有着巨大价值。
一是有利于突破资源限制,扩大审计监督覆盖面。传统审计模式中,审计机关往往通过抽样审计来推断审计总体,在审计资源既定的情况下,扩大抽样范围,提高抽样频率具有一定难度。现在开展大数据审计可以挖掘分析“全样本”数据,为实现审计全覆盖提供条件。
二是有利于突破时空局限,提升国家审计对经济社会风险预警能力。审计数据在时间维度上能够展现事态发展的全过程,审计机关利用定期更新的数据,既能对具体对象进行日常跟踪监控,还能围绕重点事项开展全面性、历史性和预测性分析,及时反映经济社会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趋势,促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三是有利于突破局部视野,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宏观管理的职能。数据能够充分展现事物之间的复杂多样、真实客观和普遍有机的联系,审计机关利用大数据总体分析的优势,开展整体分析和综合判断,有助于实现微观查处与宏观研究结合,提高审计履职尽责的层次和水平。
-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