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邮箱登录
无障碍阅读 进入关怀版 简体 繁体 个性化定制 收藏本页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交流互动 > 在线访谈 > 问题答复整理

市审计局在大数据审计有哪些应对措施?

信息来源:市审计局 信息提供日期:2018-01-30 17:48:00 视力保护色:

  实现从小作坊审计向大数据现代化审计思维方式的转变。以多元异构、跨领域关联为特征的大数据审计,要充分发挥其在国家、地方治理的重要作用,需要全新的思维理念,统一认识,精心组织,从数据、制度、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积极推进,逐步积累基础资源,才能更好地运用大数据服务审计工作。全局上下应凝聚共识,从战略层面形成大数据审计思维,部署大数据审计工作。审计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大数据审计工作不仅仅是我们内部信息化的工作,而是大数据审计的核心环节在业务部门,只有业务部门想用、能用、用好,大数据才能发挥巨大潜能服务审计工作。审计业务人员应通过主动学习和应用,实现向大数据现代化审计思维方式的转变。

  (一)加强培训和人才培养,加强大数据审计人力资源保障,强化大数据审计思维。

  (二)加强大数据审计信息系统及相关制度建设。比如:1.强化系统建设的统一规划,上下一盘棋,统筹推进。2.研究审计数据标准,制定数据定期采集或协议查询制度,规范数据归集,确保数据质量,加快审计行业数据库建设,实现市区,审计机关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助推审计全覆盖的实现。3.建设大数据审计分析平台,开发大数据审计软件,加快审计云计算平台建设,提高审计数据运算速度和审计效率。4.建设审计数字化指挥系统,实现扁平化审计管理,推动单点离散审计向多点联动审计转变。5.建设审计模拟仿真实验室,为审计业务人员和计算机技术人员提供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研究环境,提高业务人员的审计实战能力。6.建立制度,确保数据安全。

  (三)加强大数据审计项目的组织,科学配置审计资源,创新审计模式。树立“数据先行”思想。建立数据是审计核心资源和价值来源的思想,具体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总体审计模式,更有针对性地安排审计延伸和取证工作。加强项目审前培训,做好审计准备工作,有针对性地提高大数据审计能力。按照“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查、集中研究”的审计模式,提高发现疑点和问题的精准性,提升审计效能。

  (四)加强审计成果和审计数据的综合运用。一个是审计人员应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出被审计单位财务、业务和管理方面存在的结构性、趋势性、体制机制性问题,为被审计单位提供可操作的审计建议,为政府提供高水平的决策建议。二是审计人员应将审计成果、被审计单位与审计问题进行关联,形成审计模型固化到联网审计信息系统中,跟踪相关问题发展趋势,实现在线审计+预警模式。三是定期组织审计人员充分利用审计积累的数据、审计相关成果和审计模拟仿真实验系统“复盘”审计过程,对相关项目进行更充分的分析和研究,交流经验和做法,补充完善审计方法,形成各类审计操作指南,以实战助推大数据审计。

附件下载: